2020北欧与***大学QS排名对比
以下是关于2020北欧与***大学QS排名对比的介绍
1. Academic Reputation学术声誉(占比40%)---这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QS的学术调查,搜集了超过8万份各高校各领域大牛对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意见。
2. Employer Reputation雇主声誉(占比10%)---考察学校就业水平,搜集了超过4万名雇主的调查评分,反映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能力。
3. Faculty/Student Ratio师生比(占比20%)---师生比例越高,往往意味着学生的被关注度越高,这也是相对可量化的考察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准。
4. Citations per Faculty文献引用数(占比20%)---论文发表一般是学术水平的体现,而论文引用数量则代表了该论文的含金量和在领域内的受认可度,该项指标数据源于Elservier’s Scopus——世界上***的学术期刊数据库。
5.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n国际教职工比例(占比5%)
6. 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n国际学生比例(占比5%)--国际化程度体现了该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吸引力。
合并一下同类项,在QS排名规则中,与学术相关(学术声誉与文献引用数)的占比为60%,与教学水平相关(师生比)的占比为20%,与就业相关(雇主声誉)的占比为10%,与国际化相关(国际教职工比例与国际学生比例)的占比为10%。
正如在了解了出题人的出题策略后,答题人就能够更针对性地写出能拿高分的答案一样,一定程度上,学校是可以“影响”自己的排名的——学术占比***,多在基础学科或者容易发论文出成果的学科投入,鼓励教职员工做科研发论文(潜台词:而不是教学),就能够在这部分拿到高分。师生比是比较硬的量化标准,可以通过减少学生招生(提高入学门槛)和招聘教职员工来提高分数。如果认为雇主评分比较客观,学校加大对于学生职场竞争力的训练也算是对毕业生有实在的帮助,那么国际化程度就未必了,只要国籍非本国就视为国际教职工或国际学生,并且只考核数量,并不考核质量,这也就不难解释,为何近年来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看到的外国人面孔越来越多了。
搞懂了排名的规则,想必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何在不同的排名中,同一所院校的排名差别会如此之大了.北欧大学本来是非常不喜欢排名的,因为讲究公平和平等一直是北欧根深蒂固的文化。***拨款大学经费完全是根据学生入学或者毕业的数量,不会为了鼓励打造世界名校来个专项基金和专项款项。而且北欧大学99.9%的都是公立大学由***资助。
不过为了满足大家好奇心,我们总结了一下北欧大学和***大学的对比(世界前500的),看看考入***的这些大学需要多么强的背景,但是录取到北欧的这些大学硕士就不是那么麻烦了--- 你只需要雅思成绩过6.5分,还不用专门去背书准备政治或者其它笔试,更不用担心在面试中由于其它原因被淘汰。
2020—QS世界大学排名北欧与***大学对比情况:
81--哥本哈根大学 (丹麦)--清华大学(16)--北京大学 (22)复旦大学 (40)---浙江大学 (54)上海交通大学(60)--***科技大学(89)
92--隆德大学 (瑞典)
107--赫尔辛基大学 (芬兰)
112--丹麦技术大学 (丹麦)
116--乌普萨拉大学 (瑞典)
119--奥斯陆大学 (挪威)--南京大学 (120)
125--查尔姆斯理工大学(瑞典)
134--阿尔托大学(芬兰)
145--奥胡斯大学(丹麦)
163--卑尔根大学(挪威)
191--斯德哥尔摩大学(瑞典)
256--哥德堡大学(瑞典)---- 武汉大学(257)--同济大学(265)
287--图尔库大学(芬兰)---北京师范大学(277)---哈尔滨工业大学(277)---中山大学(287)
324--奥尔堡大学(丹麦)----西安交通大学(307)
324--林学平大学(瑞典)
340--于默奥大学(瑞典)
346--于韦斯屈莱大学(芬兰)
359--挪威科技大学 (挪威)---南开大学 (368)
372--南丹麦大学 (丹麦)
374--奥卢大学 (芬兰)
389--特罗姆瑟大学(挪威)
395--坦佩雷大学 (芬兰)---华中科技大学(400)-- 上海大学 (412)--天津大学(429)--北京理工(436)
491--拉普兰塔理工(芬兰)--厦门大学(451)--- 北航(462)--北京科技大学(462)—山东大学 (468)
498--东芬兰大学(芬兰)--华南理工(480)---- 吉林大学(484)
关于更多2020北欧与***大学QS排名对比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