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留学从“高冷学霸”到“招生狂魔”魔幻转型
以下是关于英国留学从“高冷学霸”到“招生狂魔”魔幻转型的介绍
曾几何时,英国留学还是“大本钟”“哈利·波特”的浪漫代名词,如今却成了“英国大学集体放水”的段子素材。2025年的英国高校,仿佛一夜之间从“高冷学霸”变成了“招生狂魔”——门槛降得比脱欧谈判还快,政策松得比伦敦的天气还多变。1. 录取标准:名校“卷中卷”,普通校“躺平任申”G5名校依然傲娇:牛津、剑桥A-Level要求AAA*起步,帝国理工新增入学笔试,部分专业录取率跌破6%。 “王爱曼华”竞争白热化:KCL、爱丁堡、曼大商学院***学生占比超70%,被戏称“反向留学示范区”。 QS 100-200院校集体“放水”: 曼大社科学院取消语言成绩硬性要求,伯明翰商学院接受软科排名前300的双非学生。 利兹商学院均分要求从80%降至75%,谢菲尔德大学对部分专业接受2:2学位。 南安普顿大学部分专业开放跨申,诺丁汉大学豁免HND学生雅思。 2. 语言要求:从“雅思7分地狱”到“6.5分友情价”G5仍坚持7.0+,但KCL工程院雅思要求从7.0(单项6.5)降至6.5(单项6.0)。 杜伦、纽卡斯尔对英语国家学位学生免雅思,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主课达标可降2分录取。 3. 政策摇摆:一边降门槛,一边涨费用签证放宽:2025年起取消存款证明,仅需银行流水证明财力。 费用暴涨:伦敦生活费担保金升至£13,347/年,签证费+医疗附加费合计£1,300。 PSW延长但审核变严:本科/硕士可留英3年,但需完整学业记录,陪读签证仅限研究型硕士。 4. 留学市场的“内卷经济学”财政压力:英国大学依赖国际生学费,部分院校***学生占比超40%,降分保收入成潜规则。 全球竞争:澳洲/加拿大/香港抢生源,英国被迫“打折促销”。 反向留学:UCL数据科学专业70%***学生,课堂宛如“海外985分校”。结语:2025年的英国留学,像一场精心设计的“饥饿游戏”——***名校依然高不可攀,普通院校却疯狂撒offer。
关于更多英国留学从“高冷学霸”到“招生狂魔”魔幻转型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

